8月16日,记者从泰山区房管局获悉,今年5 月起,当地物业管理部门经试点后推出三种物业管理新模式,老旧小区将按照各自的实际情况“对号入座”。 泰山区现有68个社区, 331 个住宅小区,其中建于上世纪90年代 ...
8月16日,记者从泰山区房管局获悉,今年5 月起,当地物业管理部门经试点后推出三种物业管理新模式,老旧小区将按照各自的实际情况“对号入座”。
泰山区现有68个社区, 331 个住宅小区,其中建于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老旧住宅小区有246个,占了75%以上。有了新“管家”,广大老旧住宅小区居民再也不用为“脏乱差”等现象发愁了。
财源街道三联社区属于综合型社区,居民居住情况多元、物业管理组织多样,社区探索出“1+N ”联建模式。“1”为社区物业协调委员会,“N ”为物业公司、业主委员会、驻地单位等居民服务组织。社区物业协调委员会牵头协调各单位之间的关系,形成工作合力。辖区欣欣家园小区建成不到4年,物业换了六茬。在协调委员会帮助下,今年7月,小区首次选举成立了业主委员会,与 2008年进驻的物业公司同时管理小区,提升了物业管理服务水平。
针对不愿接受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,实施“社区居民自治”模式。乐园社区目前入住居民 7000人,原物业公司去年因故撤离,小区内卫生、治安问题突显,为此,社区居委会探索建立了由居委会牵头、小区业主委员会参与的“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、非营利性、费用均摊”的管理服务新模式,成为小区居民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“靠山”。
对于零星、分散小区较多的社区,像泰前街道的金山社区,探索实行了“双加”物业管理模式,即:社区加物业、协会加自治。今年6月22日,社区成立物业服务中心,下设由各小区成立的若干理事会。理事会吸收部分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党员、退休老干部、下岗职工组成物业服务队,采取“社区统一协调、协会民主管理、小区高度自治、居民分摊费用、财务公开监督”的非盈利性收费服务方式进行物业管理。
上述三种社区物业管理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老旧小区“无人管事、无钱办事、无处议事”的问题,为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难问题探索出新路子。